避孕药因其方便,受到很多意外怀孕的女性朋友的青睐,但是,很多女性朋友都不是很清楚避孕药的具体服用方法,认为就是和平时吃药一样,这是错误的,如果避孕药服用方法不对,就有可能降低其避孕的效果,临沂妇科医院专家提醒,女性朋友一定要掌握避孕药精确的服用时间,以提高避孕成功率,降低伤害。
一、女性常用的三种避孕药及服用方法
1.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药物作用原理和短效避孕药基本一致。适用于40岁以下女性。主要有毓婷、诺爽、保仕婷及米非司酮片。紧急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最有效呢,一般是房事后72小时内服第一片,12小时后再服1片,越早服用效果越好。
2.短效避孕药:主要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具有抑制排卵,阻碍子宫内膜正常生长,改变子宫颈黏液性质及改变输卵管正常蠕动等作用。适用于无基础性疾病或糖尿病的女性。那么短效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最有效呢,专家说从月经来潮当天算起的第5天开始服药,每天晚上服1片,连续服22天,可避孕1个月。
3.长效避孕药:长效避孕药什么时候吃最有效,一般在月经来潮后,第五天服1片,20天以后再服1片。含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和长效雌激素。药物进入人体后,会储存在脂肪组织内,以后缓慢地释放出来,抑制排卵,起长效避孕作用。适用于不能放置宫内节育器,又不愿采用其他避孕方法的妇女。【推荐阅读:意外怀孕怎么办? 】
二、避孕药的避孕原理
1、以阻碍受精为主的甾体性激素
小剂量孕激素口服后,改变宫颈粘液的理化性质,阻碍受精。孕激素能抑制宫颈粘液的分泌,使粘液量减少但粘稠度增高,细胞含量增加,不利于精子穿透,使精子不易通过,达到阻碍受精的效果。在孕激素处于优势情况下,精子获能受到抑制,失去受精能力,因而影响受精。
2、以抑制排卵为主的甾体性激素
雌激素和孕激素口服吸收后血药浓度增高,通过负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分泌;此外血中性激素对垂体前叶也有直接抑制作用,可使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分泌减少,血中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的量均减少,由于FSH分泌受抑制,妨碍卵泡的生长和成熟,没有成熟的卵泡可供排卵,也取消了排卵前雌激素高峰。
三、经常服用避孕药的危害有以下方面
1.经常服用避孕药的危害主要包括容易恶心、肠胃不适、头痛、乳房压痛、体重微增、神经紧张、情绪低潮、月经不来、皮肤易有褐斑和粉刺等现象。
2.有如脑血管或心脏冠状动脉、高血压而未治疗、糖尿病并有血管问题、大于35岁且抽烟、已怀孕或可能怀孕、肝脏疾病、肠吸收不好等情形的人绝对不能服用避孕药。而有偏头痛、月经稀少、忧郁症的人如果没有必要,也尽量不要服用。【推荐阅读:常用的避孕方式】
3.服用避孕药可能会造成癌症,如乳癌、子宫颈癌、肝脏腺瘤。由于长期服用紧急避孕药造成的月经紊乱,通常是很难调治的。并且还影响卵巢、子宫的发育。少女的内分泌、生殖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这个时候服避孕药的话,会对她们卵巢、子宫的发育起到不好的影响。
4.性生活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或采取避孕措施,但避孕失败,如安全套破损、滑脱或使用不当,且在72小时内可以服用事后紧急避孕药。但是,属于非处方药的紧急避孕药一般在药店都能买到。但紧急避孕药属激素类药物,多次服用会导致月经紊乱,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四、不宜服用避孕药的几类人群
1.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不宜服用。因为进入体内的避孕药都在肝脏进行代谢,经肾脏排泄,如果患有急、慢性肝炎和肾炎的妇女使用,将会增加肝、肾负担。
2.有高血压的妇女不宜服用。少数妇女用药后会使血压升高。
3.避孕药可使乳汁分泌减少,并降低乳汁的质量,还能进入乳汁,对哺乳儿产生不良影响,所以哺乳期妇女不宜服用。
4.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妇女,在没有治愈前,最好不要服用避孕药。【推荐阅读:如何正确选择避孕方式,可以咨询在线专家】
5.患有心脏病或心功能不良的人不能服用。避孕药中的雌激素能使体内水、钠等物质滞留,会加重心脏负担。
6.乳房良性肿瘤、子宫肌瘤以及各种恶性肿瘤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对肿瘤产生不良影响。
7.患慢性头痛特别是偏头痛和血管性头痛的妇女不宜服用,否则会加重症状。
8.过去或现在患有血管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脉管炎等)者不能服用。避孕药中的雌性激素可能会增加血液的凝固性。
9.过去月经过少者,最好不用。
10.有糖尿病及糖尿病家族史者不宜服用。因为可能会使血糖轻度升高,故对患有糖尿病的女性会产生不良影响。
专家提醒,目前使用率最高的避孕方式还是避孕套,使用避孕套是避孕安全率最高的方法,若是发现意外怀孕,又不想要宝宝,还是去正规妇产医院最可靠,临沂妇科医院是一家专业为女性打造的妇科医院,采用最前沿,最先进的无痛人流手术,这里有着优秀的专家医疗队伍,是沂蒙最值得女性信赖的妇科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