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育龄妇女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引起渐进性加重的痛经与不孕,也是青少年发生盆腔疼痛和痛经的最常见的病因。但对于青春期发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存在一定难度,术前误诊率高。本文通过对1993年1月至2008年l2月在本院经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并由病理检查确诊的28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年龄分布、诊断、治疗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资料。
1.发病率和发病机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生育年龄,而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较罕见。Marc等_1报道,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发生于初潮前,甚至有8岁儿童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报道。该病需经外科手术才能诊断,因此其确切的发病率尚不清楚。1974~1983年在美国Boston儿童医院282例慢性腹痛的青春期患者中,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127例,占45%;他们的研究资料表明,对于口服避孕药和非甾体类消炎药物无效的慢性腹痛的青春期患者,进行诊断性腹腔镜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为7o;且慢性腹痛的青春期患者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11~13岁为12,20~21岁为54。Marsh等E。亦报道了5例初潮前(小于13岁)不伴有生殖道畸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小年龄为8.5岁,认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主要是因苗勒氏管胚性残余或体腔上皮化生的缘故,而不是由于经血逆流。我国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目前尚未见确切报道。
2.临床特征和诊断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目前主要从成人的研究中推论,并直接或间接地应用于青少年H],探讨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特征,从而寻找一种相对安全的诊断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进展性疾病,Vento—lini等对28例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经过8.6年的长期随访,发现诊断时疾病的期别与以后的生育力成反比。因此,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在青春期患者中显得尤其重要,可以阻止该病的进展和防止以后的不育,从而改善青年女性的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