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女性结束妊娠的方式,引产就是妊娠12-24周,用人工的办法中止妊娠,引产要比早期人工流产难度大,并发症多,故应尽量做早期人工流产,因为引产时胎盘已经形成,胎儿较大,骨骼变硬,娩出时需要充分扩张子宫颈,另外引产手术时容易损伤子宫壁,妊娠12-24周,用人工的办法中止妊娠叫做妊娠中期引产。
一、必须要进行引产的几种情况
1、患慢性肾炎的孕妇:有些病者本来就不宜怀孕,在怀孕后更会加重肾脏负担,促使各种症状加重,不利胎儿的生长发育和母体的恢复。此种情况应当及早引产,结束妊娠。
2、有重度妊娠中毒症的孕妇:病症发生在妊娠中期和后期,孕妇全身小血管收缩,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头晕、呕吐、下肢水肿、小便排出蛋白,经过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如其继续妊娠时容易发生抽搐(子痫)或胎盘与子宫壁容易提早剥离,可引起子宫大出血,并会发生胎儿缺氧(窒息)甚至有死亡在宫内的危险。所以在重度妊娠中毒症的情况下,应该引产。 女性引产的相关介绍
3、羊水过多的孕妇:孕妇羊水过多时,子宫底会急骤升高,压迫孕妇的胃,甚至使心脏移位,常会导致孕妇心悸、憋气,难以平卧,影响睡眠和饮食。如经医师确诊为羊水过多致使孕妇恶性反应及胎儿畸形者,应立即引产,终止妊娠。
4、宫内死胎:倘若孕妇感觉胎动消失,经医生检查确定胎儿死在宫内者,应立即引产排除死胎,以保孕妇生命安全。
5、孕妇患有糖尿病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患这些病症的孕妇,因身体虚弱、精力不济,继续妊娠时对孕妇本身与胎儿都不利,应当考虑引产。

二、引产对女性造成的伤害
1、羊水栓塞:引产中由于宫颈管逐渐展开,宫口开大,导致部分血管开放,强而有力的子宫收缩可以使宫腔内压力增高,发生胎膜破裂,部分或大部分羊水涌入血管内。引起患者颜面青紫、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咳嗽、出冷汗、寒战、呕吐、胸闷,甚至抽搐等。如不及时抢救,会发生阴道大出血,进而危及生命。
2、感染:在引产过程中或引产2周之内,产妇由于生殖系统的损伤,容易出现感染。患者可有持续性下腹部疼痛,阴道流脓性或脓血性分泌物,有臭味等,严重者还可出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腹部拒按有压痛及反跳痛。 更多疑问,可以咨询在线专家!
3、引产后出血:在引产时胎儿娩出后出血量达400毫升以上的情况,医学上称之为中期引产后出血。如果短时间内大量的出血,病人可能会发生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4、产道损伤:在引产过程中由于药物作用宫缩较强,女性的宫颈口小及弹性比较差,往往会出现产道的损伤,如后穹窿、宫颈口裂伤及阴道裂伤等。应立即缝合,达到止血的目的。
三、无痛引产常用的方法
1、剥离胎膜法:
优点:会促使前列腺素(一种荷尔蒙)的释放,进而引起子宫收缩。
缺点:疼痛剧烈,孕妇常感不适,会引发感染。
2、人工破膜
优点:高效迅速,宫缩明显。
缺点:反应剧烈,孕妇会有不适感。分娩须及时,否则会造成感染。
3、前列腺素促分娩
优点:方便损伤小,避免感染。
缺点:反应激烈,孕妇会有不适感。
4、弗利氏导尿管促分娩
优缺点:同前列腺素分娩法。
5、催产素助分娩
优点:操作简便,效果明显(但也有人对此免疫)。
缺点:注射不当副作用明显,所以一定要根据产程来调整用药量
四、引产后注意事项
1.注意饮食,要保证优质蛋白质、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的供给,尤其是应补充足够的铁质,以预防贫血的发生,此外还要忌食刺激性食物。
2.引产后1个月内注意外阴部卫生,每天用温开水清洗1-2次,勤换卫生巾,禁止性生活,不要盆浴。
3.注意子宫收缩情况、流血多少、是否发烧等。 女性避孕的相关介绍
4.引产成功出院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术后2周内,适当卧床休息,不做重体力劳动。
5.根据引产经过情况,酌情使用子宫收缩药和抗生素,促进子宫复旧,减少出血,预防感染。
6.休息1个月后,如果未发现异常即可恢复工作。
7.发现流血过多或感染时,要积极治疗。
8.引起后要积极采取避孕措施,避免再次怀孕和流产手术的发生。
专家提醒,引产是一个不小的手术,如果术后护理不当,很容易对身体产生无法挽回的后果,因此,引产后要多吃些营养丰富的食品,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此外引产后要吃什么更重要的就是要保证补充足够的铁质,以预防流产后贫血的发生。另外,女性在怀孕前最好进行全面的检查,尽量避免引产的发生。
|